要进行3D打印,你得先建立3D模型,可以在3D建模软件中建立,也可以利用3D扫描仪扫描获取,将所得3D模型保存为stl格式文件(其它还有些格式也可以,但stl是使用得最多的);将此3D模型进行分层并转化为打印指令,调入3D打印机控制软件就可以打印了,也有的3D打印机将后面两步转化为一步,直接调入3D模型到控制软件,分层与转化打印指令都在软件内完成。
想一想你可能问的原理,把原理也发在下面:
3D打印技术就是将计算机中设计的三维模型分层,得到许多二维平面图形,再利用各种材质的粉末或熔融的塑料逐层打印这些二维图形堆叠成为三维实体。3D打印技术包括了三维模型的建模、机械及其自动控制(机电一体化)、模型分层并转化为打印指令代码软件等技术。
自己用软件做了个模型想拿去3D打印,尺寸什么的怎...
模型尺寸可以在你设计软件中定义尺度,也可以在打印的时候等比例缩放到相应大小。
你的建模是皮还是壳,会影响你打印的结果。一般在设计软件中可以通过壳属性,设定打印的壳厚度。要注意壳厚度不能低于打印机最小分辨率,否则切片中会出现空打的现象
如果你需要的是空心的,而不是有内部连接支撑的物体,需要告知打印店,因为打印设置时候会有相关选项
如何使用3D打印机打印一个模型?
如果单纯考虑省钱的话,可以选择比较便宜的材料,然后在模型打印完成后通过后期加工得到理想效果。如果没有特殊要求,使用普通PLA、ABS等塑料打印完成后再处理上色,有同样成型效果。
使用3D打印机打印模型,尺寸非常关键。降低3D打印模型的尺寸,意味着三个维度尺寸的同时减少。结果就是,打印的成本会大大降低。如果把模型的尺寸减少50%,变小后的模型仅仅为原来价格的一半,如果可以的话甚至可以想象为八分之一。
有时候,我们可以尝试换一种思路。比如,将3D打印与传统制造方式相结合,将3D打印的部件与非3D打印部件(金属棒、金属管或者金属块等)相结合,更能在最终成型效果以及用户使用体验上得到升级。
以下这些因素决定了一个模型的价格:
模型尺寸:模型的三维尺寸决定了需要利用一台3D打印机多大的空间
模型方向:模型在打印平台上放置的位置及方向,影响支撑添加的数量,进而影响价格
模型表面:模型表面的成型质量能够影后期加工的难易度,影响到后期人工处理的成本
模型填充密度:填充密度越高,用到的材料越多,进而价格也越高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