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模型是反映数据库应用系统的概念模型 ,表示概念模型的方式有多种其中最常用的是E-R模型,由P.PChen于1976年提出,中文为实体-联系模型。
概念数据模型是面向用户、面向现实世界的数据模型,是与DBMS无关的。它主要用来描述一个单位的概念化结构。
采用概念数据模型,数据库设计人员可以在设计的开始阶段,把主要精力用于了解和描述现实世界上,而把涉及DBMS的一些技术性的问题推迟到设计阶段去考虑。
扩展资料:
ER模型包含三类元素:实体、关系、属性
一、实体(Entities):实体是首要的数据对象,常用于表示一个人、地方、某样事物或某个事件。一个特定的实体被称为实体实例(entity instance或entity occurrence)。实体用长方形框表示,实体的名称标识在框内。一般名称单词的首字母大写。
二、关系(Relationships):关系表示一个或多个实体之间的联系。关系依赖于实体,一般没有物理概念上的存在。关系最常用来表示实体之间,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的对应。关系的构图是一个菱形,关系的名称一般为动词。
关系的端点联系着角色(role)。一般情况下角色名可以省略,因为实体名和关系名已经能清楚的反应角色的概念,但有些情况下我们需标出角色名来避免歧义。
三、属性(Attributes):属性为实体提供详细的描述信息。一个特定实体的某个属性被称为属性值。Employee实体的属性可能有:emp-id, emp-name, emp-address, phone-no……。属性一般以椭圆形表示,并与描述的实体连接。
属性可被分为两类:标识符(identifiers),描述符(descriptors)。Identifiers可以唯一标识实体的一个实例(key),可以由多个属性组成。ER图中通过在属性名下加上下划线来标识。
多值属性(multivalued attributes)用两条线与实体连接,eg:hobbies属性(一个人可能有多个hobby,如reading,movies…)。复合属性(Complex attributes)本身还有其它属性。
辨别强实体与弱实体:强实体内部有唯一的标识符。弱实体(weak entities)的标识符来自于一个或多个其它强实体。弱实体用双线长方形框表示,依赖于强实体而存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概念模型
ER模型的局限性有哪些
ER图的局限性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不能显示所有实体的属性,ER图所能显示的信息是有限的,有些实体的属性有很多,不能一一添加到ER图中。
2、局部ER图可能会隐藏全局矛盾。也就是在ER图的各分ER图会有各种冲突,需要在合并是加以解决,这些矛盾在分ER图中看不出来,当合并到全局ER图中时就会和其他分ER图存在不同程度的矛盾。
3、一定程度上显示各个实体关系以及相关约束信息,ER图向关系模式转化时仍需要继续完善。也就是完整性 /一致性 (插入 /删除 )约束方面表示能力不足。
这是自己的一些理解,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什么是E-R模型?
E-R模型的构成成分是实体集、属性和联系集,其表示方法如下:
(1) 实体集用矩形框表示,矩形框内写上实体名。
(2) 实体的属性用椭圆框表示,框内写上属性名,并用无向边与其实体集相连。
(3) 实体间的联系用菱形框表示,联系以适当的含义命名,名字写在菱形框中,用无向连线将参加联系的实体矩形框分别与菱形框相连,并在连线上标明联系的类型,即1—1、1—N或M—N。
因此,E-R模型也称为E-R图。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