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棱两可的意思:对问题或事物正反两方面,持既不肯定、也不否定的态度。模棱:含糊,不明确;两可:可以这样,也可以那样。
拼音: mó léng liǎng kě
出处:《旧唐书·苏味道传》:“处事不欲决断明白,若有错误,必贻咎谴,但模棱以持两端可矣。”
释义:处理问题的时候不要分清是非,如果有错误,一定会带来灾祸谴责,但持不肯定、也不否定的态度就可以了。
语法:偏正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反义词:一望而知、斩钉截铁、大是大非、不可名状
扩展资料
模棱两可的近义词:拖泥带水
意思是:比喻说话做事不干脆利落。
拼音:tuō ní dài shuǐ
出处:宋《碧岩录》卷一:“道个佛字,拖泥带水;道个禅字,满面惭惶。”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反义词:一刀两断、惜墨如金、雷厉风行、删繁就简
什么材料可以当浇铸铁模具?
1、楼主问:什么材料的模具能够让铁水冷却成型?
答:砂。
原来有一个工种,叫“翻砂工”,就是专门制作铸铁(铸钢)砂型的。
2、楼主问:铁可以吗?钢呢?
答:无论是钢还是铁,直接制作铸铁模,肯定不行。
模棱两可是什么意思?
模棱两可:指不表示明确的态度,或没有明确的主张,对问题正反两面态度模糊。
典故:唐朝前期著名诗人苏味道,仕途顺利,官运亨通,仅做宰相前后长达数年之久。但他在位并没做出什么突出成绩来。他老于世故,处事圆滑,他常对人说:“处事不欲决断明白,若有错误,必贻咎谴,但模稜(同棱)以持两端可矣。”
只要模棱两可,哪边都抓不着(小辫子)就行了。当时,人们根据他这种为人处世的特点,给他取了一个绰号,叫“苏模棱”。
拼音:mó léng liǎng kě
出处:五代 刘昫 《旧唐书·苏味道传》:“处事不欲决断明白,若有错误,必贻咎谴,但模棱以持两端可矣。”
译文:做事要果断不明白,如果有错误,一定会带来灾祸谴责,但模棱以模棱两可可以了。
扩展资料
同义词:
1、含糊其词:是故意把话说得模棱两可,不清楚,不明确。
拼音:hán hú qí cí
出处: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三五:“他觉得在 文采 的理论政策的渊博学问之下,就不敢坚持一个一定的主张,就不得不采取些模棱两可、含混的语句了。”
2、含含糊糊:含混不清的样子。
拼音:hán hán hū hū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85回:“老太太与凤姐姐方才说话含含糊糊,不知是什么意思。”
译文:老太太与凤姐姐才说话含含糊糊糊,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模棱两可
全部评论